6月26日清晨,新疆福海县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凉风习习,上千只成鸟带着成群结队的幼鸟在湖面游弋觅食,陈雨箫凝视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眼中满是欣慰。当天,她和团队深入乌伦古湖湿地,开展“候鸟生命线”公益宣传活动,现场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学习鸟类相关知识。
随着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明星物种白头硬尾鸭又一年成功繁育,陈雨箫的干劲更足了。“守护新疆的绿水青山就是最有意义的事。”陈雨箫说。
近日,自治区2025年“美丽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批典型案例推选宣传结果发布,来自不同领域的4个环保典型案例入选,陈雨箫便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新疆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同时,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投身其中,贡献力量。
从白鸟湖启程的环保路
40岁的陈雨箫是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荒野新疆专项基金副秘书长,也是丝路自然教育平台的发起人。
“是白头硬尾鸭把我带上了环保之路。”陈雨箫说。2015年的一天,她在一个集市上偶然看到一张画着白头硬尾鸭的明信片,当时就被这个有着白色脑袋、蓝色嘴巴的鸭子吸引住了,这个全球濒危物种蓝喙白颊的样子,从此进入她的视野。
展开剩余79%经了解得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的白鸟湖是乌鲁木齐市周边的重要湿地,有150余种鸟类生活于此,其中最罕见的是世界濒危鸟类——白头硬尾鸭。
此后,陈雨箫便加入到公益组织“荒野新疆”,针对白头硬尾鸭栖息地开展保护行动。2016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鸟类专家、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公益组织“荒野新疆”发起成立“荒野新疆·白鸟湖湿地保护”项目组,陈雨箫成为项目主任。
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陈雨箫组建了“百鸟汇志愿者团队”,以白鸟湖为重点区域,保护白头硬尾鸭及其他野生鸟类,同时带动白鸟湖周边居民积极开展志愿巡护、反盗猎、环境污染举报监督等活动。
陈雨箫带领志愿者们自发沿白鸟湖修建起2.4公里长的隔离护栏,并在湖边建起了简易巡护站。
陈雨箫和她的团队还拓展环保公益活动,从“捡拾新疆”系列活动,到共同发起净山净心户外垃圾可持续管理项目,仅两年多时间,为乌鲁木齐市周边的山野林间、河流湖泊等,清运5吨多垃圾。
陈雨箫说,她和团队在白鸟湖清运垃圾时,每周末总会见到一位父亲带着七八岁的儿子,沿着湖边默默捡拾垃圾,他们每次都拾满两大袋垃圾后才离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呼吁下,白鸟湖湿地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唯一的中华白头硬尾鸭保护地,白头硬尾鸭成为乌鲁木齐乃至新疆最具代表性的鸟类明星物种。
深耕自然教育沃土
看到经过科普宣传教育后,越来越多公众的意识和行为发生了转变,陈雨箫开始思考怎样将环保理念传播得更广。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下的紧迫工作,教育则关乎着未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方向后,2018年底,陈雨箫成为全职公益人,带领团队发起了包括新疆首个青少年环境教育项目在内的多个公益项目,至今已有上千场“自然课堂”走进学校、社区,宣传新疆生物多样性保护,举办各类公益性自然艺术展览、低碳环保艺术节等。
2020年,陈雨箫发起了“丝路自然教育平台”,关注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素质教育工作,以自然笔记为载体,通过公民科学活动推动全疆中小学校学生、教师共同关注家乡生物多样性、发现身边的自然之美。自然笔记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4年,收录作品超千幅,培育中小学自然笔记指导教师过百人。
探路生态文化旅游
2021年起,陈雨箫将目光投向祖国西北的边陲乡镇,在哈巴河县开展欧亚水獭保护宣传工作,一次次深入乡村,引导当地牧民组建志愿巡护队。在这一过程中,她的团队与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镇携手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培育乡村带头人、开展青少年自然教育。
在这里,自然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乡村的生态之美吸引着八方游客,游客又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该镇于2023年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生态旅游路线奖”。
10年来,陈雨箫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公众环境教育、反盗猎等活动26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13100余小时。她曾获得生态环境部2020年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称号、生态环境部2021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奖,获评乌鲁木齐生态环境宣传大使等。
如今,陈雨箫正计划将环保行动向乡村延伸,唤醒更多人成为生态守护的“同路人”。她说,希望有更多人看见新疆荒野之美,一起守护美丽新疆。
记者手记
生态画卷 你我共绘
在新疆这片壮丽广袤的土地上,探寻那些默默守护生态的无名英雄时,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荒野新疆专项基金副秘书长陈雨箫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乌鲁木齐市白鸟湖湿地清幽澄澈的水域中,白头硬尾鸭灵动的身影在芦苇丛中穿梭,这便是陈雨箫倾注10年青春与热血坚守的答案。
陈雨箫的坚守,既是源于与那张明信片的意外邂逅,更是内心深处对自然纯粹的热爱与敬畏。
从白鸟湖湿地的初次行动到全职投身公益活动,陈雨箫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在采访中,她讲述着自己与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将环保理念送入校园、社区的故事。那一刻,记者意识到,环保之路绝非坦途,但正是无数像陈雨箫这样的人,以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跨越重重阻碍,才让希望的火种在更多人心中燃起。
政府主导的生态保护工程固然关键,但民间力量的参与,为新疆大地注入了更多活力与创意。民间组织和志愿者们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社区、乡村,将环保理念融入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生态保护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真正的环保是将人类视作自然的一部分,只有理解并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白鸟湖的鸟类保护到学校、社区的自然教育,再到哈巴河县的生态旅游探索,这一理念贯穿于陈雨箫的所有行动中。
陈雨箫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在新疆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像她这样的守护者,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对生态文明的追求。相信在这些守护者的引领下,新疆的生态画卷将更加绚丽多彩,人与自然将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出更多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张冬梅)
发布于:北京市在线炒股配资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