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一部皮克斯的原创动画大作悄然登场。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高达1.5亿美金,配合营销开支,预计总投入超过两亿美元。豆瓣上它被列为今年最受期待的外语电影第九位,这也让人不禁对它的表现抱有较高期望。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部原创新作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热度。尽管背后有一支强大的制作团队,并且宣传材料中充满了熟悉的经典元素和金牌幕后人员,但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今天影片在内地正式上映,排片情况并不理想,预售和票房都相当平淡。截至目前,预售票房勉强超过100万,全天票房预计不到600万,排片比例仅有8.9%。这个成绩与今天同日上映的《柯南》和《F1》相比,显得有些逊色。
有人或许会说,现在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普遍表现低迷,这种情况也不足为奇。然而,实际上,这部影片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自6月20日北美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以来,北美首周票房仅为2084万美元,甚至连已经上映一周的《新·驯龙高手》和恐怖片《惊变28年》的票房都不如。北美首周票房仅排第三,并且创下了皮克斯30年来最差的开画纪录,甚至比2023年的《疯狂元素城》还要糟糕。虽然有媒体认为影片凭借良好的口碑可能会迎来后续的票房回升,类似《疯狂元素城》最终全球票房破亿的情况,但显然,这个成绩并未能挽回皮克斯在原创动画上的困境,反而可能加剧其向续集作品倾斜的趋势,如《玩具总动员5》《超人总动员3》《寻梦环游记2》等。皮克斯这个曾经象征创意与质量的品牌,似乎也开始失去其昔日的魔力。
展开剩余61%不过,如果将影片票房不佳的原因单纯归结为原创动画的失败,似乎也不完全公平。尽管北美的媒体评价并不算差,烂番茄新鲜度也高达83%,但影片给人的整体感觉还是那种“温吞水”式的平淡。它并不算烂片,毕竟皮克斯的制作质量还是有保障的,只是如果用以往皮克斯经典的标准来衡量这部影片,你很容易会感到失望。
影片的核心故事围绕孤独、自我认同与归属感展开,虽然这些主题具有社会意义,但剧情设定过于简单,处理方式也显得理想化,情感深度与叙事复杂度远不如皮克斯的经典之作。因此,这依然是一部面向儿童的电影,尤其是对5-7岁孩子的吸引力较大。然而,正因为如此,影片的票房也未能覆盖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最终只能吸引到一小部分低龄观众,这使得它成为了皮克斯历史上开画最差的影片之一。
从一开始,我便注意到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中有阿德里安·莫利纳的名字,他曾是《寻梦环游记》的联合导演。电影最初的构想是基于莫利纳的童年经历,原本计划讲述一段具有自传性质的故事,这与皮克斯在2020年前后的创作风格相契合——许多影片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与自传色彩。阿德里安·莫利纳亲自执导,故事灵感来源于他小时候的孤独感,以及他如何通过动画创作与社交活动克服这些困扰。然而,随着皮克斯创意总监彼特·道格特决定改变公司创作方向,从个人故事转向更具普遍吸引力的主题,影片的剧情和风格经历了大幅度修改,最终不再呈现莫利纳个人的情感故事。阿德里安·莫利纳也因此退出了导演席位,转而参与《寻梦环游记2》的联合导演工作,而《地球特派员》则交由《青春变形记》的导演石之予和短片《洞穴》的导演玛德琳·沙拉菲安接手。
尽管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最终版本与原始自传性质的版本差异有多大,但从目前的成品来看,显然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为了迎合更广泛的观众和商业潜力,影片在艺术性上的深度显得有些薄弱,最终的票房成绩也未能令人满意。
或许这也是那个道理的体现:当目标过于明确,反而可能失去真正的目标。虽然并不怀疑影片最终会有一些观众喜欢,也许评分也不会太低,但从皮克斯的标准来看,这显然不是一部足以让人铭记的作品。至于票房,似乎也不会有太大起色。如果家里有小朋友的观众,倒是可以考虑带着孩子去看看。
发布于:山东省在线炒股配资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