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也是在重庆,隆鑫通机研发团队根据日本用户的反馈,紧急调整储能电源的待机程序:只因当地消费者习惯使用电热毯,原设计的自动关机功能会让他们在寒冬半夜冻醒。
这些细节的捕捉,正成为中国通用机械征战海外市场的关键密码。
两条转型路径:代工巨头的品牌破局
当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通机事业部(以下简称隆鑫通机)副总经理赵明在2023年决定启动亚马逊跨境电商店铺时,这家年产能高达620万台的通机制造企业,已默默为欧美知名品牌代工二十余年。虽然其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颇高,但赵明坦言一个尴尬的现实:“我们的发电机在美国市占率很高,但消费者只认贴牌。”长期处于价值链底端的代工模式,让隆鑫意识到品牌自主权的缺失限制了发展空间。
面对传统发电机市场被国际品牌筑起的高墙,隆鑫选择了一条“带电突围”的差异化路径:跳出传统产品市场,尝试借新品类破壁。为此,隆鑫瞄准了蓬勃发展的便携储能市场,以全新的“EHOM/Loncin”品牌切入。这一策略巧妙地避开了在传统发电机领域与国际巨头正面竞争的品牌认知壁垒。
展开剩余87%2024年,隆鑫通机全面上线亚马逊,对海外市场展开迅猛攻势:5月欧洲站上线、8月登陆日本站、9月进军美国站。依托其深厚的制造底蕴和新品优势,短短半年内便在各站点相关品类榜单中强势冲入前100名。
在拓展C端消费者的同时,隆鑫在平台的帮助下积极开通亚马逊企业购(B端)功能。这一举措精准触达了维修店、小型工程承包商等专业采购群体,迅速收获成效,B端订单占比超过10%,成为推动其2024年3个月时间里,亚马逊销售额突破400万元人民币的重要引擎。
“用储能产品敲开市场大门,再反哺发电机销售。” 赵明道出了其战略核心。便携储能产品如同品牌的“敲门砖”,不仅快速建立了市场认知,也为后续导入其更具优势的传统发电机品类铺平了道路。
与隆鑫的“新品突袭”不同,早在2011年就在海外设立分公司的神驰机电,凭借多年的海外线下渠道布局和品牌培育,走出的是一条“线下反哺线上”的稳健品牌之路。深厚的线下根基为其积累了宝贵的市场经验和品牌初步认知。
然而,2020年的疫情成为其加速线上化的重要契机。“疫情倒逼我们在2020年试水电商,”神驰机电电商负责人谢馥蔓回顾道,“但上线亚马逊后,最大的收获并非立竿见影的销量,而是直接、真实的用户声音。” 她特别指出亚马逊产品页的海量用户评论是宝贵的“一线战报”。
这些来自终端用户的直接反馈,成为驱动产品迭代的关键。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团队从评论中洞察到欧美老年用户搬运百余公斤发电机的巨大痛点时,灵感乍现——借鉴行李箱的灵活设计,为发电机加装万向轮。这个看似细微却直击用户需求的改进一经推出,便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直接带动产品复购率,生动诠释了如何利用线上反馈反哺产品创新和品牌黏性。
征服海外市场的产业基因:
重庆通机产业带的核心竞争力,根植于其产业链从规模“制造”向智能“智造”的深刻质变。这种质变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重庆作为全球重要通机生产基地的雄厚基础之上——年产量超1500万台,占据全国55%的份额,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铸造到整机组装的完整高效集群。
神驰机电拥有国家认证的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工厂,自动化设备与IT数字化系统高度集成,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可溯源。同样,隆鑫通机投入运营的21条智能化生产线,是其“国家认可实验室”技术实力的体现。
这种贯穿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是“重庆造”突破低价竞争困局、赢得溢价能力的关键。依托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敏捷的智造能力,重庆通机企业将创新焦点精准锁定在解决全球用户的具体场景痛点上,实现了从“能用的机器”到“好用的工具”的跨越。
神驰的“适老化”设计洞察了欧美老年用户搬运重型发电机的难题,创新性引入行李箱万向轮设计,使百余公斤的机器移动轻便灵活。隆鑫的“地域化”适配则针对日本用户冬季通宵使用电热毯的习惯,迅速调整储能电源待机程序,延长自动关机时间,确保用户温暖安眠。海麦通的“场景化”拓展则捕捉工地工人现场充电需求,在发电机上集成USB接口,方便移动设备随时补电。
“以前研发团队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机器‘能转’,现在我们更深入研究用户‘怎么用得更爽、更安心’。”神驰机电谢馥蔓的总结,精准道出了产业带从传统“产品思维”向现代“用户思维”的关键转变。这种转变,正是重庆通机赢得海外用户青睐的灵魂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重庆作为西部开放高地和国家物流枢纽,其不断完善的跨境物流基础设施,为产业带出海插上了翅膀,有效破解了大件商品跨境运输的成本与时效瓶颈。
渝新欧班列的高效动脉提供了重庆直达德国的稳定陆运通道,相比传统海运,运输时间缩短10天,成本降低15%,时效性与经济性兼具。 2024年首趟直通老挝的专列成功开行,运送的“重庆造”汽摩配件货值超1000万元人民币,标志着面向东盟的南向物流新通道正式贯通。 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重庆东站投入运营,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联动,构建起“铁水公空”立体网络,使重庆的综合物流成本相比内陆地区平均低30%。
2024 年,重庆机电产品出口额达 4549.7 亿元,同比增长 8.4%,其中通机产品占据重要份额。“过去货物出海时间长、环节多。现在中欧班列(渝新欧)直抵欧洲腹地,节省的运费和时间直接转化为我们的利润空间和市场响应速度。”海麦通总经理赵鑫的一笔“明账”,清晰展现了重庆跨境物流升级对产业带国际竞争力的强大赋能。
突围之道:从“硬制造”到“软生态”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重庆动力”的突围不仅依靠产品硬实力,更在于构建了一套以用户为中心、覆盖全链条的“软生态”服务体系和前瞻技术布局,实现了从单纯“硬制造”向综合价值创造的跃升。
面对发电机类产品操作复杂、说明书晦涩的全球性售后痛点,海麦通率先探索创新解法。其总经理赵鑫深谙海外用户习惯:“国外用户普遍不爱翻阅厚厚的说明书,但他们愿意跟着视频一步步操作。” 基于此洞察,海麦通在YouTube平台系统性发布多语种故障排查与操作指导视频。这些直观易懂的“可视化手册”成效显著——单条热门视频点击量超百万次,整体售后咨询量因此下降,不仅大幅降低了客服成本,更提升了用户自主解决问题的满意度和品牌信任度。
针对大件、高值商品跨境退货成本高昂、处理棘手的行业顽疾,重庆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渝跨协) 积极发挥平台作用,牵头整合资源,建立海外售后维修体系。重庆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谭骥坦言,退货是行业通病,主要源于维修和售后难题,目前,协会正采取联动措施,开辟新通路:一是引入退货保险,配合卖家减少损失;二是降低返修成本,维修后再出海。
当行业内卷于锂电池价格的“红海”时,重庆的通机企业已将目光投向塑造未来的核心技术:
在隆鑫通机赵明看来,未来,第三代半导体和固态电池的应用,尤其是固态电池,可能颠覆储能行业,成为弯道超车的机会。神驰机电谢馥蔓也持相同看法,在她看来,储能电源不管是便携能源、电池还是传统发动机,核心要解决的就是用户在需要用电的时候如何快速稳定实现充电。
未来市场:细水长流的价值共创
“通机行业没有瞬时爆单,只有细水长流。”海麦通总经理赵鑫的感慨,道出产业带企业共识。
从三线建设时期军工技术积淀,到民企崛起实现规模扩张,再经外资融合推动精工制造,如今重庆机电产业带正向智能化绿色制造升级。
重庆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谭骥指出,成本优势背后,是三十年汽摩产业沉淀的供应链网络。高度协同的本地化供应链网络形成了强大竞争力。神驰机电的实践便是证明:当其研发团队需要调整发电机轮胎设计方案时,配套厂商当天就能将新样品送达,这种“半小时产业圈”的效率,正是“重庆造”驰骋全球市场的隐形引擎。
产业基础之上,跨境电商平台的赋能则为重庆机电企业打开了直达全球终端用户的新通路,并深刻改变了其运营模式。在亚马逊后台,一组数据揭示新趋势:越来越多重庆通机企业正加速通过亚马逊扬帆出海,他们的产品广受海外B端和C端消费者的欢迎。这种深度的客户黏性,源于跨境电商平台促成的高效互动与价值共创——企业能直接倾听全球用户的声音,并快速响应其个性化需求。
“智能化是储能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和演进方向,所有从业者都无法回避。”谢馥蔓展示神驰的新蓝图。而隆鑫则表示,储能与AI的结合只是第一步,未来还会拓展到家庭领域。
“真正的品牌不是LOGO,是当用户需要用电时第一个想到你。”赵明说。如今“重庆动力”正从工具制造商蜕变为能源解决方案提供者,这条从长江畔延伸至全球的产业新丝路,没有靠低价倾销,而是凭借对“一度电的温度”的执着,重写了中国制造的出海逻辑。
发布于:北京市在线炒股配资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